死亡诗社《活出真我!》
2022-11-18 21:10:10 影评 剧情 电影 美国 1989 死亡诗社
看完《死亡诗社》,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人可以无过人之所长,但不可无做人之真实,于己、于事、于人都坚持善良、真实,做个好人,这是我给自己最低也是最高的人生要求。”
电影梗概大致是这样的,威尔顿预备学院一向保持着传统教育方法,是学生通向常青藤的不二选择。但新来的英语教师基廷用他的别具一格的讲课方式,彻底打破了原有的宁静,如一股清泉冲动了那潭死水,他鼓励学生们站在桌子上以新的视角去看世界,领略诗歌中的自然美,向往自由……这些思想极大地冲击着学生们的头脑,他们开始思考人生的路途,叩问自己内心的声音,甚至发起成立了“传说中”的神秘组织——古诗社。不幸的是个人的自由却与学校的传统和家长的期望越来越不合拍,在与之奋争的过程中,终于有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尼尔的死让学校和家长如愿的将基廷扫地出门,表面上看学校又恢复了往日的秩序,但是基廷的思想早已如那个冬季的大雪般融化在了学生的心间。
基廷教给学生的——在我看来——无非“真实”二字。
随手翻一下汉语词典,其中对“真实”的解释大致是“与虚假相对,指言行与客观事实一致”云云。如果把这个定义用在人身上,一个真实的人,最起码应在两个方面真实相待,一则对己;一则对人、事。
相传在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中刻着三句箴言,其中最有名的一句是“认识你自己”,人类古往今来,一步步揭开大自然万物的面纱,却惟独对自己知之甚少。史蒂文·密勒曾扬言要告诉我们“一个生理的我、心理的我、社会的我”,但我却只想找到“真实的我”。因为我们常常发现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在“强颜欢笑”,所做之事与内心希望毫不相干甚至完全背离,为什么?为了亲人的期望或是为了周围人的认可又或者是一时的不知所措?说的最朴素明了却又一语中的的永远是三毛,她说自己姐姐陈田心“不够勇敢,不敢真实的面对自己,活在别人期望的角色里”,她说:我不是,我要做我自己。三毛无畏的活在自己的内心角色里,这也是她的魅力何以延续至今的理由之一吧!但若是她遇到了尼尔,那一定是对他失望透顶的。
人们常常用“人生如戏”来慨叹人生的无常变化难以捉摸,如果人生果然是一场戏,那尼尔无疑是其中最好的演员之一。他参加杂志社马上就升副主编了,但父亲要求他退掉,他微笑着答应着“yessir”;他喜欢演戏到狂热,但是在父亲的要求下,他微笑着答应明天退掉角色,虽然在以为父亲出差的情况下参加了演出,但在父亲要求他转学时到底还是无法面对父母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是的,正如基廷所说“你演得真好,你有天赋”。谁说不是呢?他一直在生活中扮演着孝顺儿子的角色,事事顺从父亲,不做半点违背,甚至连内心那点可怜的想法都没有勇气跟父亲面对面交流,对于他,生活就是一场戏,那戏对于他就是生活这么简单了。
尼尔在同学眼中,是勇敢、果断、富于冒险精神的,他是这个小集团中的领袖人物,成立“古诗社”也是他最先提出来,并鼓励着那帮同学加入。但这只是他的人生里其中一个角色罢了,在与“孝顺儿子”那个角色相遇时,这个角色就显得那么脆弱,那么不堪一击,好像这本来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如果人必须有一个“真身”的话,那一定是爱演戏那个才是尼尔的本来面目,但是在同学面前看似勇敢的尼尔却无法面对内心真实的自己,当着两个角色再也无法在他的生活中共存的时候,尼尔选择了结束这出戏。
电影中与尼尔形成对比的人是安德森。他出场之后给人的就是一副胆小、懦弱、怕事的印象,说话支支吾吾,不愿与同学交流,写了诗却不敢在课堂上展示……但是基廷用他的方法打开了安德森的心门,优美的诗句从他的嘴里倾泻而出,真实的安德森也这样倾泻了出来。他虽然不多言语,却保持着对自己、对人事的真诚。学校把基廷当做尼尔自杀的替罪羊,逼迫相关学生签字作证。但最后一幕里安德森终于在课堂上转过头大声对即将离去的基廷讲出真相并站到桌子上喊出“船长,我的船长”,我才明白真正勇敢地是安德森。敢于正视自己内心真实的人才是最勇敢的。
“I went to the woods because I wanted to live deliberately. I wanted to live deep and suck out all the marrow of life!To put to rout all that was not life. And not when I came to die discover that I had not lived.”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基廷用他那别具一格的教学方式叩开了学生们的心门,“及时行乐”是青春的口号,看清自己,直视内心,勇敢追求。尼尔放开了自己展现表演天赋,诺克斯终于大胆追求自己喜欢的女孩,查理完全放开了自我,胆小的安德森也通过基廷找回了勇气
是基廷启发了他们,却要靠他们自己的勇气最终拯救自己。基廷教会了他们“Carpe Diem!”给了他们追寻内心理想的勇气,但也正是这样把他们推到了与传统、父母期望相悖的风口浪尖。尼尔最后到底还是不愿(或者不敢)对父亲说出心里所想,但意识到内心真实自己的尼尔却也没有了继续做“孝顺儿子”的勇气了。这对他也许是悲剧,但若他未遇到基廷,或许会按照父亲的路线一直上学、工作、结婚生子直到老死入土,那算什么?与其说是尼尔在活着还不如说是他父亲还魂了,“但那个人已经不是我了”,正如周杰伦唱的。
人生到底不是戏。季羡林老先生在耄耋之年所编文集的序文里也说要做真实的自己,虽则主要是说对其一路走来的文章不加删减,一视同仁,却也是要保持自己的真实。人生在世,不出意外,八十已算高寿,时间实不算多,若每天圆滑耍奸,见人装人,见鬼是鬼,活到头来虽则可能荣禄一生,但真正有多少是出自内心愿望?“及时行乐”,行的乐乃是我们心中所想才能乐。
活出真我,哪怕只是一天,也好过虚伪的活一百年,人生到底不是戏。
- 死亡诗社《船长,我的船长》 2022-11-24
- 死亡诗社《春风遇暴雨,壮志遭雷劈。》 2022-11-22
- 死亡诗社《站上桌子的人》 2022-11-19
- 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 2022-11-19
- 死亡诗社《神一般的老师》 2022-11-18
- 死亡诗社《自始至终的一致至少是个安全信条》 2022-11-18
- 死亡诗社《那个老师》 2022-11-18
- 死亡诗社《我们都是戴着镣铐行走》 2022-11-18
- 死亡诗社他的出现给了我们一个梦 ——观《死亡诗社》有感 2022-11-18
- 死亡诗社《活出真我!》 2022-11-18
- 死亡诗社《给我的自由》 2022-11-18
- 死亡诗社《死亡诗社》观后感 2022-11-18
- 死亡诗社《我也曾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过》 2022-11-18
- 死亡诗社《船长,我的船长!》 2022-11-18
- 死亡诗社《献给那个放荡不羁爱自由的Captain》 2022-11-18
- 死亡诗社《你的诗是什么?》 2022-11-18
- 死亡诗社《永远太过悲伤主义》 2022-11-18
- 死亡诗社《永远太过悲伤主义》 2022-11-18
- 死亡诗社《永远太过悲伤主义》 2022-11-18
- 死亡诗社《故事还没有结束》 2022-11-18
-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为什么他敢在大年初三上!他凭什么不敢!(尬住了,他撤档了)》 2023-01-24
- 金爆行动《我们为什么怀念喋喋不休的盖·里奇?》 2023-03-18
- 铃芽之旅《长评 | 类型逻辑与和解叙事》 2023-03-24
- 金爆行动《实在是难以看下去》 2023-03-24
- 生无可恋的奥托《这代入感,我居然在想:我老了会不会也这样啊?》 2023-03-20
- 雷霆沙赞!众神之怒《太弱智了》 2023-03-22
- 金爆行动《好莱坞图一乐爽片》 2023-03-24
- 狗十三《交社团作业》 2023-03-22
- 黑暗荣耀 第二季《摘选自公号“Rebuild重建星空”》 2023-03-23
- 爱尔兰式告别奥斯卡获奖短片《爱尔兰式告别》:与”灵魂”对话 2023-03-23